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到处都响的旧自行车,一身半新不旧的衣服,一口浓重的清徐口音……第一眼看到韩林保,很难将这个朴实地道的老农民和清徐人家晋韵集团当家人的形象联系起来。
韩林保一家
在清徐县徐沟镇新庄村,韩林保一家是全村人的骄傲:这户奋进的家庭,在紧紧追随着时代节拍、开拓进取的同时,不忘保持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今年5月,韩林保一家被授予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的光荣称号。
在乡亲们眼中,韩林保一家是当之无愧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农民先富起来的典范。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新庄村党支部书记,韩林保带领全村人先后办起器皿厂、翻砂厂、五金厂、醋坊,引进灌肠、豆腐干加工等产业,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从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韩林保又开始带领一家人创业打拼。在驰骋商海33年间,产业逐渐涉足餐饮、文化、教育、房地产、镁合金制造业,企业员工达1000多人。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他还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由韩林保家庭主导申报的“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清徐民居砖雕”,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清徐蘸片子”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韩林保和儿子韩永旺、韩永胜以及儿媳王瑞红被命名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富起来的韩林保,从未忘记一个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始终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
在大伙心目中,韩林保永远是那个热心助人的“老支书”。村里有红白事宴,他忙前忙后当总管。街坊邻居有人生病,他积极联系省内外大医院的知名专家,不仅亲自带路专程护送,而且捐助资金帮其救急。村里人种的农作物不好卖,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大家寻买家找市场。抗震救灾、疫情防控、洪涝灾害捐助物资,资助贫困大学生就学,韩林保总是冲在前面……服务大家,早已成为他的一个习惯。
韩林保在个人生活中十分节俭。他有一条堪称“老古董”的旧棉裤,每年过完冬天,老伴就会把这件旧棉裤拆洗了,再絮上新的棉花,以备来年再穿。如今,这条旧棉裤已经缝缝补补穿了20年,尽管已经是补丁摞补丁,由好几种颜色的棉布拼凑而成,但他觉得熨帖、合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勤俭节约不丢人。”每当孩子们劝他把旧棉裤扔掉时,韩林保总是这样笑呵呵地回答。就连身上的外套,很多都是“捡”的儿子们的旧衣服。
韩林保的勤俭持家、热心公益也为子孙后辈树立了典范。多年来,韩林保一家积极帮助村民排忧解难,为村民捐助的钱物,办的好事数不胜数。
在韩林保家里,有一份特殊的表格,上面列着19位家庭成员的生日。“今年因为疫情,孩子们回村里不方便,往年每逢家里人的生日,我们都要搞一次家风教育主题活动。”尽管已经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离任30多年,但在韩林保心目中,一个家庭的家风建设和治理村庄一样重要。言传身教的教育陶冶,为韩家子孙种下了厚道做人、务实做事、不怕困难,为家国奋斗终身的价值观与红色理想的种子,成为了传承家风教育最好的载体。
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