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特勤站为什么是‘尖刀’和‘拳头’?”在齐亚东办公室里,我们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齐亚东告诉我们,泉中路特勤站除承担辖区内灭火、抢险救援、社会救助外,还充分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作用,担负全市特殊火灾扑救、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地震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是阳泉消防救援队伍中的“尖刀”和“拳头”。
泉中路特勤站成立于2006年3月。17年的砥砺前行、浴火而生,17年的赓续传承、逆火而行,17年的英勇奋战、淬火成钢,在勇闯“火海”和“刀尖”上行走的泉中路特勤人,把自己磨炼成了一把尖刀,锻造成一个拳头。
齐亚东给我们讲了一件他领队救援的事情。
2022年4月的一天,洪城河万熙家园像往常一样,居民进进出出,有的外出购买食材,有的在院里看孩子。洪城河街道上更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热闹繁华。就在万熙家园对面的坡上,一辆垃圾车正停靠装运垃圾,车的下面,是一块块预制板铺设的地面,地面下,还铺设着煤气管道。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垃圾不断的增加,车的重量加上垃圾的重量,让预制板难以承受,发出了断裂前的微小声音。裂缝在一点一点地变宽、变大,谁也没有发现这一情况。
接到调派命令后,值班领导齐亚东带领队员迅速赶往现场。经过实地查看,齐亚东发现,现场情况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只见垃圾车卡在了楼体与坡的半空中,司机被挤在了车和墙体之间,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声,看见消防救援人员来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按照往常救援方案,先要做好各项准备才能实施救援,但当齐亚东的目光看到司机痛苦的样子,他立即做出救援决定,在固定好被困车辆的同时,派两名消防员下去前去解救被困司机。在安全绳的保护下,两名消防员来到了被困司机的位置,一名消防员安抚他的情绪,另一名消防员准备用器械施救。但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如果用器械,会出现车掉下去,下面的煤气管道会再次破裂,人也会掉下去。他马上将这一情况报告给齐亚东。
齐亚东当即立断,朝下面喊道:“不要用器械,用手抠。”
“是,用手抠。”消防员重复道。
时间在一点点地过去,两面的挤压让被困人员呼吸有些急促,已经有些支撑不住。
齐亚东再次喊道:“加快进度,抠也得把人抠出来。”
消防员刚开始的时候是戴手套在挖,因为阻力太大,影响挖的速度,然后就扒了手套开始挖。
事故导致煤气泄漏,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可燃气体,有发生次生爆炸的危险。事故地处闹市,如果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煤气公司的工程人员还在路上。
齐亚东又立即安排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下到煤气管道上,用最笨的办法——堵。但由于气体压力较大,气体还在源源不断地渗漏,消防员果断用堵漏工具封堵漏气部位,尽量控制气体外泄,等待专业处置力量的到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刺鼻的气味越来越浓烈。消防救援队通过专业仪器测量发现,现场甲烷浓度超标,幸亏气体泄漏点第一时间被消防队员牢牢堵住,有害气体才没有大面积扩散。
尽管已经扩散的有害气体,随时可能危及齐亚东和他的同事们,但大家丝毫没有畏惧,坚持了近20分钟。最终,在煤气公司抢修人员到场抢修后,煤气泄漏的险情顺利排除,
与此同时,经过参战消防员地不懈努力,被困司机终于被救出,而此时的他们完全忘记了疲惫,甚至不知道已经挖了整整一个小时。
听到这里,我说:“你让消防员用手抠,真难为他们了。”
齐亚东说:“特殊情况,特殊处置,在当时情况下,为了防止被困人员受到二次伤害,必须这样处置,拯救了一条生命,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
是啊,我们能想象的到,在狭小空间内长时间的高强度救援,我们的消防员面临着体力不支、脱水以及缺氧等问题,顶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没有一人退出前线。在摇摇欲坠的侧翻车辆边,在可燃气体包围的危险环境中,成功救出被困人员!
那天中午,洪城河街道上依旧热闹非凡,万熙家园里,人们照常准备午餐,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过似的。只是谁也不知道,就在几个小时前,消防队员们排除了一次安全隐患事故。
无论是田耀兆,还是齐亚东,他们用奋斗历程和出色业绩证明:特勤站,就是“尖刀”和“拳头”。
冀幼农 王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