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七中 ③-凯发k8网站
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凯发k8网站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品读
当前位置:凯发k8网站 >> 品读 >>
大同七中 ③
校园的文化建设与发展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3-11-24      阅读数:683 次

73.jpg

  君子务本,其命维新。学校不仅要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还必须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使教育成为开发人的潜能。把培养“基础扎实、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1992年,校长负责制代替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

  1993年丁耀信同志任七中校长。他睿智有魄力,把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融入到办学思想之中,推动学校的发展。

  1993年,建立了班级常规日志。1995年,学校施行年级管理机制,每个年级由两名德高望重的教师负责,同时积极开展听评课和教师赛讲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课堂效率。1995和1996两年中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7—1999年连续三年,在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学校。

  从1993年起,逐步制定了《大同七中岗位职责》《大同七中教师职工岗位津贴方案》《大同七中中考奖励方案》等制度,由自主化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迈进。

  1995年3月,新教学楼启用,共五层,呈“7”字型。教学楼配备了物理和化学实验室,图书馆增加了图书,教室配备了电视和投影仪、录音机,为学校发展夯实基础。

  为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平台,树立办学理念的实践支撑,德育过程贯穿于学校工作全过程。

  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从班主任队伍建设入手,1993年起,多次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以师育师,以德导行,提升班主任的育人水平。强化细节管理,让每个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点点滴滴汇集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建立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把大同市工人文化宫、高炮旅、永泰公园、干休所作为学生爱国教育、挫折教育的活动课堂,列为每个年级的教学计划。创建业余团校,对入团积极分子进行团章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集体主义思想。

  举办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

  实施新生入学军训制度,通过体验军事生活,培养学生团结、吃苦耐劳的精神,1996—1998年连续被评为军训模范学校。

  当时,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同七中德育工作的亮点。大同七中开创了自己特色的校园环境——花园式学校,达到了净化、美化、绿化,使学生在文明环境中熏陶文明。绿化校园1000平方米、花池20个,种树85棵,绿地3700平方米,金花1200株,橱窗12个。结束了过去操场空荡荡、四处无荫凉的场景。

  楼道里各类主题专栏挂图200幅。高悬着“净、静、敬、竞”的牌匾,对每一位走入楼道的学生进行无言的提示,正可谓“润物细无声”。

  校园内每一样建筑,每一处景观,都浸漫着人文气息,丰富着校园文化,发散着育人功效。

  大同七中德育模式在全市推广,许多学校来大同七中参观学习。1998年,大同七中成为山西省教育厅第一批公布的“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之一,同时被评为山西省精神文明学校。

  1999年6月,李志红任大同七中党支部书记。2002年6月,丁耀信调离大同七中,任大同幼师校长。李志红以书记的身份主持学校工作,2003年兼任大同七中校长至今。

  在世纪交替之际,接续起大同七中发展的重任,她以稳健扎实、积极进取的姿态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发展。分别于2002年、2006年、2011年制定并实施了《大同七中三年奋斗目标和五年发展规划》《大同七中“十一五”发展规划》《大同七中“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确定了办学方针、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描绘了宏图,指明了方向。

  办学方针:提供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服务和环境。

  办学理念:为学生成才奠基,为学生成人铸魂。

  办学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注重全程管理,全面提高质量。

  办学目标:实行一流管理、营造一流环境、建设一流师资、争创一流质量。

  办学思路: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文化育校、特色靓校。

  在这样的目标激励和思路引导下,大同七中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大胆实践。在稳定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求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

张庆辉

责任编辑:刘倩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