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自本次疫情突发以来,太原市检察系统“90后”青年干警冲锋在前、吃苦在先,用爱与勇气直面疫情用生命护佑生命用忠诚守护着身后一座城以一万的努力,防范“万一”的发生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正是疫情之下当代青年最美的模样!
身份“预备”,思想行动“不预备”——太原市检察院陈艺嘉
陈艺嘉,1993年生,预备党员,太原市检察院政治部干警。
本次疫情爆发以来,她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以一名预备党员的身份踏上了锤炼党性、践行使命的“疫”线战场。虽然还是预备党员,但思想上、行动上的自我要求却比正式党员还高,她先后4次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凌晨,她在核酸检测现场化身“大白”,维持秩序、劝导群众,帮助医护人员准备棉签、消毒试管和转运袋,采集、录入检测人员信息;傍晚,与其他志愿者们一起“扫楼”,挨家挨户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多少个日日夜夜,为防疫工作尽最大的努力。
初心不是口号,使命绝非空言,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凸显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意识”,用实际行动回应、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愿为烛光,守望黎明——小店区检察院万莹
万莹,1996年生,最高人民检察院选调生,共产党员,自2021年11月到小店区检察院参加为期两年的基层实践锻炼。
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高速路口,有她参与执勤志愿活动的身影:信息登记、路线引导、秩序维护、向劝返人员挥手致意道平安、对防疫政策答疑解惑……
防护服密不透风、长时间站立、不能进食、不能如厕……面对这些困难,她始终坚定而乐观,这是守护太原的大门,我们,不能退!
社区里,她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规范核酸检测队伍秩序、耐心回答居民疑问、帮助防控人员登记居民信息、帮助老年人申领健康码,协助保障各个环节衔接紧密……
除了坚守岗位,她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撰写志愿服务感想、参与防疫手势舞的拍摄等。
她深知,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和无数个像她一样的抗疫人员并肩而战。
待到春暖花开时,山河必定无恙!
“我能来,马上到”——迎泽区检察院李期傲
李期傲,1997年生,入党积极分子,迎泽区检察院政治部科员。
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她把投身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冲锋在前、蓄力奋战,积极为防控疫情贡献个人力量。
拼时间,“坚持住,我能行”。4月6日下午5时,李期傲迅速下沉青年路三社区,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分片包块开展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发放工作,从晚上9点到凌晨1点,连续服务4个小时,向60户居民100余人发放试剂,指导居民开展自测自查,耐心解答疑问,保证了抗原自测应检尽检。
拼速度,“我能来,马上到”。4月10日晚上7时30分,李期傲服从指挥,主动支援青年路三社区全员核酸采样工作。运送物资、卸货搬货、分发防疫物品……这一次,她脱下防护服,穿上红马甲,并立于采样人员身旁、穿行于一行行排队的群众,为医护人员及群众进行初步消毒。
一线防疫人员的辛苦与不易,消磨不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忠诚担当。
面对疫情,还是那句话“我能来,马上到!”
暖心“大白”,送来温暖——杏花岭区检察院高辉
高辉,1995年生,入职杏花岭区检察院仅一年干警,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此次疫情发生以来,从参与社区防疫志愿工作,到支援封控区、管控区工作,高辉一直冲在前列。在杏花岭区半坡西街社区核酸检测现场,全面协助医护人员做好信息登记、人员疏导等工作,耐心提醒居民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认真向居民讲解核酸检测前的注意事项。同时,协助社区网格员开展疫情防控值勤值守,进行悬挂标语、社区消杀、查验两码等工作。
在杏花岭区疫情核心封控区,这一次高辉逆行而上,变身为暖心“大白”。封控区的工作量非常大,入户送抗原检测试剂盒、送生活必需品、收垃圾并消毒……一人承包70户,一天上下单元楼无数趟,而自己的盒饭却常常被遗忘在角落。他为广大群众送来的,不止是物资,更是温暖,是战胜疫情的信念!
不怕苦、不怕累,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书写着青年检察干警的担当,践行着“人民检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多处转战,皆是战场——尖草坪区检察院赵宾
赵宾,1996年生,入党重点发展对象,尖草坪区检察院政治部检务辅助人员。
2月24日,尖草坪区发生局部疫情发生以后,赵宾所在的红楼小区被认定为封控小区,该小区居民达4000多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他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从居民身份信息登记到协助完成7轮核酸检测;从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到维护小区日常秩序;从运送生活物资到帮助小区打扫卫生……事无巨细,他不辞辛苦,勇担重任。
4月份全市发生疫情以来,赵宾更是积极响应组织号召,逆行而上,主动选择到路程远、通行压力大的阳曲镇高速口卡口一线执勤,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全力守护“太原大门”。
清徐县发生疫情后,赵宾又一次主动报名参加支援清徐县抗击疫情队伍。后又转战上兰村方舱医院,全力参与医疗物资搬运、环境消杀等工作……
初心和使命,写在他坚守的每个防疫岗位上,也写在他勇往每一处防疫一线的路上。
凌晨4:30的坚守——万柏林区检察院贺玉柳
贺玉柳,1996年生,共产党员,万柏林区检察院试用期公务员。
此次疫情发生以来,面对万柏林区小西铭村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贺玉柳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毅然决然踏上抗击疫情的征途,于4月11日奔向疫情主战场,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
争分夺秒,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个人信息采集的流程及防护设备的穿脱,充分发扬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艰险和连续作战”的精神,穿着闷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面屏和防护手套,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不能喝水,汗水模糊双眼,浸湿衣服,还是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家里几个人?”“准备好身份证,进行核酸检测……”,凌晨4点30,普通而又艰巨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来的这么早,辛苦了,看把你们累的,谢谢了!”听到这些话,在清冷的早晨,内心是满满的充实感和自豪感。许多居民,会提前把门打开,拿着身份证在门口静静等待。
互相温暖、互相支持。疫情必将过去,人民必定笑逐颜开!
无惧无畏,“逆行”抗疫——晋源区检察院郭超华
郭超华,1991年生,晋源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干警。
“看到在疫情一线努力奋斗的同事们,看到比我年纪大的同志尚且在前线,作为90后的我更不可能也绝不可能退缩。”
4月初,因太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省各地都实施了不同的封控政策,郭超华应家乡所在地隔离要求,无法返岗。但在隔离期间,看到单位干警全力投入抗疫一线,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积极与当地社区和相关单位沟通协调,顺利返岗后,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前线。
他是疫情期间无惧无畏的“逆行者”,也是年轻一代当之无愧的好榜样。
驻守“后方”,当仁不让——古交市检察院杨青青
杨青青,1995年生,入党积极分子,古交市检察院政治部科员。
疫情当前,单位作为“后方”更需要人员留守、协调和调度,杨青青当仁不让、主动请缨,坚持每一个节假日都坚守岗位,主动承担起守护后方的职责,开启“驻守模式”,随时待命准备参与支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跟随检察长前往包联乡镇、交通卡口等地督导检查,认真完成信息宣传工作。
从单位到卡口,从前方到后方,哪里有任务就奔赴哪里,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参与战斗,她真正做到了防疫工作两不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但舍了小家,大家才能安定。”
“你们在前方冲锋陷阵,我做你们的坚强后盾”!
做一束“光”,照进隔离点——清徐县检察院张程飞
张程飞,1994年生,共产党员,清徐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我是青年干警,又是共产党员,我去吧!”4月19日,在选拔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时,张程飞主动请缨。此次疫情突发以来,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主动请缨。4月13日,当全县面临严峻疫情形势,他就跟随防疫小分队前往丰润村村委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疏导村民有序排队维护核酸检测队伍秩序;参与村委“硬隔离点”施工和帐篷搭建,率先协助完成12个“硬隔离点”的设置;参与县物资保障专班,连续几个昼夜帮忙分配防疫物资,主动分担大量工作。
在集中隔离点,他对接集中隔离点医护、街办工作人员;统计隔离人员信息、核酸采集信息;告知隔离人员隔离期间相关规定;远程巡查隔离人员入住情况;为62名隔离人员每日分餐;积极开展人文关怀,为他们加油打气……
他像一束“光”,照进集中隔离点。他让大家看到,战胜疫情,就在前方!
一线“收样员”,别样“检察蓝”——阳曲县检察院冯晓娟
冯晓娟,1990年生,共产党员,阳曲县检察院综合办公室主任。
“即将全员核酸检测,征集志愿者。”一声号令,她迅速集结,奔赴抗“疫”一线;早晨6点,准时到达社区,迅速投入工作岗位,紧张有序地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作为太原市胜利西街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冯晓娟主动下沉,逆行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积极加入网格先锋队,配合社区开展第二轮核酸检测,负责站点630余人收样工作。
她的身影,让别样的“检察蓝”闪耀抗疫一线,让耀眼的“党旗红”高高飘扬!
居家不“躺平”,就地援社区——娄烦县检察院陈丽绒
陈丽绒,1992年生,娄烦县检察院综合办公室四级警长。
因疫情管控无法到岗的陈丽绒积极响应“双报到”,前往一线参与志愿服务,她穿上防护服,就地变身“大白”,投身社区一线志愿服务。
“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真正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不易”,这是陈丽绒的心声。此次疫情爆发以来,她积极参与当地全员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工作,厚厚的衣服,密闭的防护服,贴身衣服湿了干,干了湿……
“想想那些穿一天防护服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多么不容易,多么伟大。我吃这点苦,又算什么!”
素材来源丨太原市机关党委、各基层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