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阳曲县杨兴乡:党群服务“中心”走进百姓“心中”-凯发k8网站
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凯发k8网站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深度
当前位置:凯发k8网站 >> 深度 >>
太原市阳曲县杨兴乡:党群服务“中心”走进百姓“心中”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4-06-26      阅读数:683
《文明山西》周刊

  “现在石槽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可好了,能看视频、看书、 下棋,还给我们老年人吃饭,有困难了去便民中心,就有人帮我们了! ”石槽村老党员姚大爷说道。

  石槽村党群服务中心自去年提档升级后,服务面积增加近140平米,实现了组织共建、阵地共享、活动共办、保障 共筹。在功能布局上,坚持管用并举,以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为核心,巧妙融合人大、政协、工会、民政等多部门活动阵地,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与日间照料相得益彰,帮扶单位太原市审计局还帮助配备了联网大屏,结合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丰富了党员群众的学习。

  自去年以来,像这样的党群服务中心,杨兴乡已提档升级5个,占比71%,均按照县委组织部《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考评办法》的规定得到验收。

“软硬皆施”强化阵地服务

  民事民议,激活阵地“源动力”。杨兴乡坚持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通过“四议两公开”,把群众关注关心的事情拿出来进行协商讨论,充分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发挥群众群策群力作用,由村民全程参与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的设计改造,打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服务阵地和方式。

1.jpg

  扩容提质,提升阵地 “硬实力”。在原有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提档升级,各村均设有村卫生室、爱心超市、周末学堂、农家书屋等功能场所,水头村、鄯都村、石槽村高标准打造柜台式、开放式、一站式的便民服务窗口,石槽村新建村级爱心理发室和公共澡堂,全乡改造谈心说事室、党员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室16个,施工面积达1200平方米,将更多区域改造为服务功能区,切实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类需求。

  建章立制,优化阵地 “软服务”。健全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机制,明确公共服务、证照办理、社会保障、医疗救 助“四大类”服务事项清单,各村设立帮办代办服务点,全方位为群众提供 36 项便民帮办代办服务;优化帮办代办流程,实现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确保应办尽办、服务热 情、简化程序、缩短时限;紧盯重点服务人群,对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实现 “ 一对一”保姆式上门办理、全程 代办,做到 “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

“党建引领”形成链式布局

  横向“资源整合”,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设置活动中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法律服务、卫生 服务、体育服务等实践活动; 以驻村帮扶工作队为主体在 7 个脱贫村设立村级 “ 第一书记工作站”,悬挂服务公示牌,围绕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强化乡村治理、真情服务群众等任务开展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jpg

  纵向“示范引领”,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强化模范建设, 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水头村、杨兴村、鄯都村、石槽村、贾庄村创建5个示范型党群服务中心,今年年底完成温川村和坪里村的提档升级。同时各村挖掘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 村一特色”亮点服务,如水头村以阳曲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石坡头村党支部旧址为依托建立红色品牌,鄯都以基层治理为出发点体现制度优势等。

“多方共治”凝聚治理合力

  深化服务改革,健全配套制度。在各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有序推动全乡405名在职党员下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合网格化治理、动态闭环管理服务机制,组织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党员干部常态化进行入户走访,以入户走访、分析研判、精准帮扶、“ 回头看”四步骤形成闭环,加深乡村干部对村情户情的了解,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3.jpg

  聚焦特殊群体,服务精准到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站的作用,以及县委组织部的建设要求,成立“暖 蜂驿站”,为快递小哥、卡车司机等户外工作者提供歇脚充电服务;通过改扩建打造7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乡村留守、空巢、高龄老人提供用餐和娱乐服务;依托儿童之家面向农村儿童和暑期返乡学生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 关爱服务活动,如爱心辅导班、踢毽子、打羽毛球活动等,切实增强普通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活动载体,满足多元需求。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组织群众开展元宵节文艺汇演,落实“ 免费送戏下乡”政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借助社会各界帮扶力量定期开展义剪、义诊、宣讲培训活动,通过大喇叭、微信群、公告栏等进行广泛宣传, 以实际行动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聚党心、赢民心的红色阵地。

(梁小玉)

责任编辑:刘倩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