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以前我们每天要处理各种台账、参加各种会议。自阳泉市城区扎实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以来,我们网格员走访居民的时间增加了,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为居民服务当中。”窑坡社区工作人员梁潇说道。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窑坡社区坚持在“减负”“增效”中双向发力,向实处着力、向深处拓展,让社区工作人员轻装上阵,“跑”出治理好成绩。
强化党建引领,织好减负增效网。窑坡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 网格”为引领,围绕“多彩凝心”志愿服务项目,切实提高社区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将党支部建在7个网格上,建强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架构的党建共建联建体系。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以30-50户为一个微网格,精准划分66个微网格,凝聚离退休老党员、居民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充实微网格员队伍,将小区治安、安全隐患排查、政策法规宣传等内容融入微网格中,让身边人管身边事,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由社区党委牵头,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互联互动中的作用,统筹14家驻地单位力量,签订共驻共建协议14份,梳理出资源清单14条、需求清单21条、项目清单7个,结对认领12户困难家庭,开展健康义诊、爱心义剪、关怀慰问志愿服务39次,组织辖区党员开展承诺践诺活动,引导党员挂牌亮身份、带头做表率,认领居民“微心愿”21个。
持续精准发力,建好服务增效网。上站街道窑坡社区按照要求及时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窗口和功能室门牌进行精简,重新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和“帮办代办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方式。聚焦居民办事“找不着窗口、问不明白事”等相关问题,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等工作机制,强化便民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居民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期间,辖区许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进行认证,窑坡社区积极践行“我帮你”志愿服务精神,利用一个星期时间在辖区内各小区设置临时认证点、提供上门服务,将服务窗口前移,协助上百名老人完成养老资格认证。通过减窗口、优流程、增效能,让窗口“下线”,让服务“上心”,切实做到“减窗”不减“质量”,“减负”不减“服务”。
做好暖心服务,绘好赋能增效网。社区工作人员“键对键”的时间短了,和居民“面对面”的精力多了,社区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居民拉近感情,回归到服务居民的主责主业中来。为尽可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居民实际需求,窑坡社区以召开民情恳谈会、开展敲门行动、推广“邻里微光”小程序、建立居民微信服务群等形式,多渠道倾听居民心声。结合居民意向,整合辖区资源,成立了“红剪子”公益理发、联合上站派出所、辖区银行开展“银龄保护”、与阳泉市第四中学校开展假日加油站等为民办实事特色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以文艺演出惠邻里、义诊暖心护健康、反诈保护伴夕阳、小修小补享便捷的贴心服务为主,积极打造嵌入式居民多彩“幸福圈”。
上站街道窑坡社区将始终坚持“减负不减质量、减负不减作为、减负不减责任”的原则,让社区工作人员扎根网格,将精力倾注于居民需求。“我们对于干什么、怎么干都更清晰了,大家种好自己‘责任田’的意识明显提高,让社区工作人员轻装上阵、真正走近“居民心”,在轻松的氛围中实干担当,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居民幸福指数。”上站街道窑坡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伟红说。
(苗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