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本报记者 王家隆 烟雨石桥,云山倒映,此处诗意画境便是太原市儿童公园。向公园南畔望去,映入眼帘的是迎泽区起凤街小学,它创建于1938年,其旧址是明清两代的贡院、中国共产党山西与太原党小组的诞生地。时至今日,学校仍然延绵学脉,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之责。
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着“智雅教育”的办学理念。而今,学校致力于“支部建设、教学质量与双减、德育教育和教育评价、安全防疫”四大板块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打造了以“校长目标”为核心点的“智雅教育”品牌。
强化支部建设 引领“智雅”风尚
起凤街小学党支部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建立了学校、系部、学生和就业单位四维评教机制,开展了人民教师守初心、担使命“红烛工程”活动,特别是在“立德树人,奋进担当”为主题的师德演讲、“人人讲党史,周周微党课”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群众送温暖”“我与群众面对面”“我是基层宣讲员”等活动中开拓创新,让党史学习教育浸润在每个“起凤人”心中。
在师德师风改革创新重点工作中,学校进一步完善师德档案建设的基础目标、“以‘道德讲堂’为阵地,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道德讲堂’教师宣讲和“班级道德讲堂”学生宣讲,营造师德建设的浓厚氛围”的特色目标和“以‘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宗旨,以‘寻找身边的师德榜样’为主题,开展‘师爱有约’沙龙,学习身边的善人善事,发掘师德典型,汇编成册”的发展目标。
教职员工赓续“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优良传统,固守三尺讲台,站好每一班岗,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尺,指引学生成长成才。在正师风、促教风、带学风等“攻坚拔寨”的过程中,学校着力推动了支部工作高质量发展,使得“校长目标”步入了先进理念的行列,展示出学校最美“智雅”模样。
提高教学质量 尽显责任担当
起凤街小学以6名省市教学能手、8名太原市骨干教师为主组建教研团队,采取系列措施狠抓教学质量。创建“学困生帮扶共同体”,定期召开“学困生家长帮扶会”,开展学生一日一题、一周一查、一月一测、一学期一反馈一总结,推进师徒活动。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业务比拼竞赛,评选出2名优秀青年业务标兵。创建书香校园文化,开展教师“我带你读”导读活动,每周教研带读制,每学期开展教师读书学习交流会,上好读书推荐课、推进课、交流课,体现了深厚的“智雅”文化底蕴。
责任在心,担当于行。聚焦“双减”政策,学校以“项目式学习研究课”为主题,开展了“导师代教”牵手发展活动;以“一校一案”实施方案来压实工作责任,减少学生作业量和作业时长,并实施“教学 托管”的服务模式。通过提供“基础托管”和“特色托管”相结合的课后托管服务,教师利用托管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家长压力。
教中学、研中思。安排全体教师分学科按年级参加了迎泽区教研室组织的“立足项目式学习,落实思政课研究”的教材培训等,提高了教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等思想认识。各学科教师在思想碰撞中,打开了项目式学习的新思路,促进了学科融合,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学校还制定了《起凤街小学学生行为规范量化考核一日监督内容》,开展了“文明行为我发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阅读红色经典,点燃红色初心——悦读节系列活动”“童心向党绘真情——画出心中的英雄”等特色德育教育活动,让升旗仪式上的“主题校会”、红领巾广播站、党史知识展板中丰富的学习内容等都成为了红色传承的实践阵地,陪伴着“智雅”少年健康成长。
抓好安全防疫 践行“卫士”使命
面对新冠疫情,学校秉持高度的责任感,深化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配合疫情防控进行生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表彰防疫先进班级,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走深走实。
在疫情防控安全环境下,学校依据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以行为习惯养成评价改革为重点,开展了“起凤学子,智雅风采”争章活动,并沿着“以礼仪教育为突破点,探索量化评价、多元评价相结合的德育‘成长教育’模式”改革思路,进行教育评价,完成了“仪式礼仪”“见面礼仪”“行走礼仪”“仪表礼仪”习惯养成训练点设计,建立了“班级评价、教师评价、校级评价”“四仪评价细则”,每学期评选出20%“四仪”四星少年和四星综合“智雅”少年。
深耕“校长目标”,打造“智雅”品牌。迎泽区起凤街小学锁定“智雅教育”品牌,不断增添“校长目标”,奏响了“支部建设、教学质量与双减、德育教育和教育评价、安全防疫”四部曲,促使孩子们变得智慧而优雅,德智体美劳得到全方位发展,在特色文化熏陶中砥砺前行,奋力擘画更美好的素质教育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