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本报记者王家隆 通讯员赵洁 自4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了每个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许多多逆行的身影令所有人热泪盈眶。“白衣天使”奔赴抗“疫”最前线,无数“园丁”亦责任在肩,大展作为。线上教学,全心教书育人,疫情防控,践行初心使命。在这场抗击疫情的大考面前,太原36中教师同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同心聚力抗击疫情。
随着疫情态势告急,按照迎泽区疫情防控统一要求部署,太原市36中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青年教师成立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将教育初心和志愿服务精神发挥到抗疫的战场,筑牢防疫第一线。4月10日下午在开始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上岗前,全员认真参加了线上核酸检测培训。对现场秩序维护、身份验证、突发应急处理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分别进行认真详细的学习。全员大检测,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不容丝毫马虎。为打好这场硬仗,党总支书记、校长白振华,副书记刘阳,校办主任王海,三立校区副校长张立平、肖全保,政教处主任高星一直工作到当天凌晨两点,与社区对接、联系沟通、落实参与志愿者、准备防控物资,坚决保证此次在分校区三立中学进行的桥东街道桥东北社区全员核酸工作有序进行。
4月11日早5点30分,太原36中党总支书记、校长白振华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带领36中主校区和三立校区党员、教师志愿者出现在桥北社区三立中学测试点。36中志愿服务队在桥东街道统一调度下,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协助核酸检测医务工作者进行分发标识贴纸、引导居民有序进入检测通道、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等工作。“准备好身份证和健康码!”“前后间隔1米距离排队!”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人“拦”在队伍中间提前查验健康码,有人提醒居民们分开站、保持安全距离,有人负责测温、数好10人一组再放行。专人负责、专人指引,一套流程下来有条不紊。此次检测工作,利用学校操场作为检测前期分流区,将居民分成多组,设置等候区,减少人员聚集,加快了检测速度。志愿者们与街道、医务工作者们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那一个个坚定又忙碌的身影,保障了检测点现场引导有序、秩序井然,检测工作平稳高效运转。桥东街道桥东北社区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36中志愿者们得到了组织单位和医护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除了一线志愿者,还有那些在电脑前排查数据的教职工也在坚守,不同的战场,一样的坚守.学校坚持日报告制度,强化学校值班值守,针对突发情况的信息报送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确保防疫信息的完整性。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及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广大师生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个人防护。此次因黄码、封控区管控等原因无法参与的领导和老师也在工作群中对志愿服务者鼓励致敬,一声声辛苦了的感动,一句句做好防护的叮咛,体现了36中人支援家国,迎难而上的那片赤诚与热爱!
在这场众志成城的攻坚战中,36中拼尽全力、密切配合,虽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此刻,他们不仅是教导学生春风化雨的老师,更是战士,迎难而上,支援抗疫,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老师们一次次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攻坚克难,接受考验、展现担当的初心使命,这就是36中人,活跃在疫情防控的每一个默默无闻的岗位,用心来诠释志愿精神,展现出36中风采,筑起守卫人民生命的坚实防线!共同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抗“疫”,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