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文明山西网讯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疫情防控中,战”疫“一线涌现出许多夫妻档、父女档的基层志愿者。他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防控要求,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行动中,共同为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力量。在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德胜街社区就有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对父女齐上阵,同心抗疫情。
由于近期常态化核酸、全员核酸检测、返泉人员排查等工作导致社区工作量激增,社区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我们社区的居民小区、楼院大都是开放的,没有门卫也没有物业。在此非常时期,希望热心居民、志愿者,尤其是共产党员,参与防控!”德胜街社区书记、主任张振云在居民、党员微信群内向大家发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招募。微信群内的赵振峰第一时间回复:主任,给我报上名!第二天一早,赵振峰就到德胜街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此后,居民们每天或早或晚,都能在小区里看见他的身影:帮助社区悬挂防控条幅、对小区进行消杀、向居民宣传防控知识、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他还认领了德胜街值守的任务,并从自己家中搬来桌椅放在党员先锋岗上让大家使用。在日常防疫值守中,他严格执行疫情期间小区出入管理制度,对走亲访友的群众进行劝导。工作中他被不理解的群众骂过、质疑过是否有报酬。赵振峰说:“有时感觉很委屈,但每当看到胸前的党徽和小区居民发自内心的赞许和微笑,身上顿时又充满了力量。这段战‘疫’经历将终身难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公益的路上,一定会坚持走下去。”
赵振峰每天早出晚归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今年19岁的女儿赵雅璐将父亲的付出都看在眼里,女儿同时也是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的一名在读大学生,耳濡目染,在这特殊的时期,自己了解到社区人员短缺、任务繁重的情况,觉得身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一名共青团员,必须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当看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后,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为了一名“志愿红”。在德胜街社区小区,她看到建立的临时党支部,飘扬的党旗,和许多忙碌的党员,无数的热心群众送来的物资,心情十分激动,觉得自己作为党的助手,也应该贡献出一份力量,去帮助大家。有人问我:“你出生在2003年,那时正值非典疫情,你没能感受到当时疫情的严重,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此时的新冠疫情正如当年,你现在身临其境,有何感想?”她说:“那时我刚刚出生,有许多70、80后的叔叔阿姨来保护我,现在我长大了,也能用自己的能力保护大家了。身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回馈给社会。
当了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她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给身患残疾的母亲做好饭,洗漱完,下楼步行20多分钟,到达德胜街社区。开始8个多小时“工作”,“下班”后赶回家里开始上网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照顾母亲。
在志愿服务中,她主要承担为隔离居民代送、代购生活用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等工作。那段时间,她每天会在小区来来回回跑四五十趟。小区一位奶奶岁数较大、儿女在外、身体不便,她每天都会给奶奶代买蔬菜、水果、药物等。看到奶奶每次满意的笑容她便觉得虽然辛苦,但这一切都很值得。
城区区域核酸检测期间,她了解到检测人员短缺的情况,便与父亲赵振峰第一时间到德胜街社区报到,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和现场布置,晚上很晚才回家。第二天凌晨4点半来到了现场,检查电脑设备等,5点多穿上防护服,从6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一秒钟都不能休息,居民排着长队,因为做的是登记,得反复核对个人信息,其中有很多老人和小孩没有身份证,还要手动输入,一上午登记了500多人,得重复500多遍,由于长时间说话,护目屏障上全部都是雾,即便如此,自己仍然没有出现一次错误。中午脱下防护服,脸上全部都是勒痕,嗓子也已痛得快要说不出话来。
“我从小在德胜街社区长大,曾亲眼见证了城区通过创建卫生城市,使我们的家园由以前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干净、整洁、美丽。通过这次防疫实践锻炼,自己与父亲很光荣的成为社区治理‘一份子’,深深感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易,和他们比较起来自己所做的工作还是微不足道的。当前我区防疫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与许许多多的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只要疫情还没有结束,我和父亲的志愿服务就会一直做下去!”赵雅璐说道。
(苗臻)